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城乡供需 > 日常供需 > 人找车 > 正文
    购物车
    0

    我今年52岁,家乡的过去和现在尽收眼底,差别有多大?让我告诉你

    yrd19650327     2017-08-27 21:25:55     浏览:87    回复:0    点赞:1
    发帖人:yrd19650327
    级 别
    贡献值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
                       向城市靠近的山旮旯         


           山清水秀是山区的本色,贫穷落后是曾经的辛酸,新时期的进步让世人惊讶,穷山区的改变让乡亲们心里乐开了花!我的家乡脱胎换骨,各种条件完全可以与城市媲美!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效,家乡人民的骄傲!  

        我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半个多世纪经历了贫穷、温饱和互联网时代的方便快捷,亲眼目睹中国的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所在的山旮旯也正在一步步向大城市靠近,变化之大是前辈人无法想象的惊人!       

           

          两岁时(1967年),人们居住的房子多数是茅草盖的,没有烟囱,煮饭时柴火燃烧的滚滚浓烟熏坏了祖辈的眼睛。遇到阴雨天,火柴、柴草潮湿,烧火做饭更是一件不易的事,但能填饱肚子人们就毫无怨言了。 

          那个时候,商店里的布匹要有布票才能买,幼小的我穿着手工缝制的棉布衣裳,饿了能有苞谷饭和红薯充饥,奶奶说:“现在的人有福气,冷不着饿不着,我们小时候七八岁还没穿裤子,勤劳的人家打草鞋穿,懒一点的人就只能打赤脚,有点稀饭加野菜喝下去,一块麻布披在身上就不错了!似懂非懂的我觉得自己好幸福!      

         十二岁的时候(1977年),商店里的胶鞋换下了脚上的草鞋,第一件在缝纫机上做出的“天蓝色”衣服穿上了我的身。吃的苞谷饭是在新修的电厂加工过的,米饭和肉要在有贵宾或逢年过节才能吃得上,人们就觉得心满意足了。奶奶说:“现在的生活太好了,哪里像以前,后半年的苞谷又灰又生虫都直接用石磨推细就吃了,我穿了一辈子的草鞋和麻布衣,老了还跟着新社会享福了”!看着奶奶幸福的模样,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她曾吃过些什么样的苦!     

         那个年代的山旮旯,贫穷、偏见加上愚昧无知,女孩子被认为没必要进学堂,我有幸成为众多女孩子中的幸运女,所以我很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写字,但买书成了一种奢望,偶尔得到一本旧书也会让我爱不释手,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写点东西供别人阅读,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但那个时候,通讯闭塞,纵然你有能力也没机会,编辑书刊的地方屈指可数,我不知道该往哪里投。我们家里姊妹多,生活十分艰难,我的小学毕业照都是穿着草鞋照的,但充满童真的我们还是挺高兴!虽然初中毕业后老人就没再让我继续念书,在当时我还是算得上“文化人”,因此后来又参加了村医培训班,成了村里的唯一的一名赤脚医生。   

           那时候,村里的小型水电站偶尔发点电供全村照明,小孩子好奇,老年人感叹,觉得那就是最好的生活了。我从书报上看到“电饭煲、沼气和大哥大”之类的名词说给奶奶听,奶奶说:“那是天方夜谭”!       

        

         二十二岁那年(1987年),农民承包土地之后生活富足了,唯一觉得遗憾的就是和远方亲人的联系,一封信一个月左右也许还不能收到,很多时候还会代得无影无踪。遇到急事可以发电报,那时是按几毛钱一个字收的,简明扼要的说几句话就得要两三天的工价钱,我们这偏远的农村,收到时至少三天以上,很多事情因此被耽搁了!  

        那个时候 ,交通闭塞,农产品都得背着爬到几十公里以外的街上去卖,然后买点化肥和日用品回来。空闲时间还得到山上去砍柴、割草背回家,那个时候的农民挺辛苦的, 但人们不再为吃穿发愁,白米饭和肉食餐餐上桌,茅草房几乎不见了,新修的瓦房使用了烟囱,烧火做饭的浓烟不再对人体造成伤害。货柜上的漂亮衣服换下了身上的粗布衣,各式各样的鞋子供你选择,发达地区的农民已经用上了电器,我们的家乡也听说要修公路和架电线了,农民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可是,这样的好消息,我的奶奶已经听不见了,也不知她在另一个世界能否感受到。  


            三十二岁那年(1997年),电网普及,公路进村,很多人家已经开始用沼气和电饭煲煮饭了。拖拉机、摩托车,家庭饲料粉碎机也在逐渐走进农民家里,部分农民买了电视机,过去大老远去看的电影在家里就能天天看,不出家门就能了解天下事!老年人连连称赞,青年人欢欣鼓舞,都说赶上了好时代。  

        各种灭草剂的诞生让农民不再顶着烈日锄草,杂交品种的农作物让农民增产增收,饿肚子的现象已不复存在,现代科技让农民活计少却收入高了,改革开放后农民也能进城打工,收入可观的农民开始挺直了腰杆做人。所有这些,奶奶永远无法知道了!  


          四十二岁那年(2007年),电话网络信号覆盖了这偏远的山村,无线电话走进了多数农民的家里,苞谷饭和野菜反而成了偶尔换换口味的美食,这是祖辈们想像不到的美好!一部分人开始修建钢筋混凝土的新式楼房,我们的山村在一步步向城市靠近,我为自己生长在这山清水秀的山村而自豪!    

       公路的畅通让这穷山沟变了样,蚕茧、花椒、核桃、烤烟等农产品走出了大山,也让农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电网的改造让农民不再到山上担柴,厨房里再也看不到过去的滚滚浓烟,早已被各种电器取而代之;网络的覆盖让大多数农民用上了手机,花上几元钱就能让亲人的声音在耳边回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农民看病不出村且还能减免大半,我就是服务群众的医生及移动代理,要是我奶奶还健在的话,一定会高兴得手舞足蹈!         

         五十二岁(今年,2017年)。  农民重点发展蚕茧、烤烟和花椒,再也没人会背着蔬菜之类的农产品上街去卖了,反而每天都有人开车把各种蔬菜水果送到家门口,上不起街的老年人也可以自己拿着政府给的养老金或子女付的赡养费买到自己喜欢的食品。  

        政府对这偏远的山村投资了大量的款项,公路硬化到我的家门口,并且四个方位都快全部连接通了,真的达到了四通八达,农民也有人买起了小轿车、大货车,落后的山村马上就能脱掉贫穷的外衣。    

         在村民的努力和政府的扶持下,土木结构的房屋基本不见了,钢筋混凝土的楼房处处可见;村村都有银行惠农网点,千里之外的钱可以分分钟就在家门口取到; 传统的赶集也渐渐被新型的购物模式“网购”所替代。要是奶奶地下有知,一定会因此感到骄傲吧!    

         宽带进村,年过半百的我也开始上网聊天,终于通过网络圆了写作梦,这是我的第二次成长。农民的家里也像城里人那样能在电脑上免费上网,不花一分钱就能和远方的亲人视频通话,久违的亲情在笑声中荡漾!爸妈能看见儿女瘦了,子女能看见父母老了,千里修书渐渐被面对面的千叮咛万嘱咐所替代,要是我奶奶地下有知,她该有多高兴啊!    

         新时代的好处数不完,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尽自己所能为现代化的今天添砖加瓦。想想祖辈的艰辛,我们几乎没什么困难所言,人的能力有大小,不求轰轰烈烈,只求尽心尽力,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作者简介: 袁荣递,女,汉族,现年52岁,1965年5月12日出生,住云南省巧家县白鹤滩镇回龙村。本人初中毕业后就选择学医,1984年开始就一直在本村任乡村医生,2015年才开始走进网络,闲暇之时经常写点村医的酸甜苦辣、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各种具有乡村特色的作品,曾因关注留守儿童接受过媒体的采访。经常看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想让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